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热点新闻
拖延有门槛,没有金刚钻就别得拖延症
2016-12-27

世界上,拥有最多同类的症状就是拖延症,很多人即使知道自己是拖延症晚期,也会拖着不去改变。临近毕业答辩,但是论文还没开题的人有很多;报名学车,拖到快过期还没考科目一的也不少;截稿前五分钟才马马虎虎完成工作的数不胜数……

 

既然拖延症如此难对付,那不妨和拖延症和平相处,在这个基础上想办法吧。以下可能是有用的方法。

 

不择手段地掌握快捷方式

 

刚上班那会,总会遇见要把几十份文档汇总成一个文档的工作。单纯来回切换页面,复制黏贴,不但技术含量低,还伤精费神。但事实上,更简单的方法是:新建一个word/插入/文本/对象/文件中的文字/选中需汇总的文档,几十份文档瞬间汇总,全选后调整格式,两分钟内搞定。Office用得好,下班回家早。

 

如果你是重度拖延症患者,那就去请教身边的效率达人,或者定期搜新的软件、APP、工具,学习一些高效的做事方法。因为比拖延更可怕得是,拖延且低效,所以要尽量避免。

 

没经验且很重要的事不能拖

 

拖延症,有所拖,有所不拖。遇见那些常规任务,有把握做好的事情,才能开启拖延模式。但是遇见一个新任务,心里没底,经验不足,可能给上游下游添麻烦的事,及早着手做,千万不能拖。

 

大多数人之所以拖延,是想延长美好悠闲的时光,但如果拖延期间你不能泰然自若,那还是早早开工吧。拖到不能再拖的情况才开始做一件不熟悉的事情,结果只能是手忙脚乱。

 

为了避免你的心脏承受太多千钧一发的时刻而心肌梗塞,不妨事前评估,然后再量体裁衣地拖延。

 

还有一种千万别拖的就是那些迟早得做,且后做比先做代价高太多的事。就拿洗碗来说,一定要饭后马上洗,不然拖到油腻凝固、菜渣牢固时,又得热水泡,又得用力擦,拖得越久代价越高。

 

先把全神贯注的专注力练出来

 

重要的事情,要专心做!当任务的进度条已过3/4,而你还毫无成果时,你必须开启高度专注模式了,把不相干的软件关掉,手机调成飞行模式,做几个深呼吸,准备全神贯注工作吧。

 

确实有人越到紧要关头越灵感迸发,像是马丁·路德金,在发表他生命中最伟大的演讲前夜,凌晨3点起来重新写稿,直到最后他才想出改变历史的“I have a dream”这四个词。

 

但如果你是那种“时间充裕时拖拖拉拉,时间紧迫时因忙出错”的人,以你的道行,还不配得拖延症。

 

在把压轴阶段超常发挥的本事练出来之前,尽早动手,避免误人误己误团队。

 

在拖延中完成一轮又一轮的思考

 

据说达芬奇花了16年断断续续地完成了名作《蒙娜丽莎》,拍《肖申克的救赎》的导演弗兰克·德拉邦特原先想拍同样出自史蒂芬·金的《迷雾》。

 

你能说中途跑去学光学的达芬奇和不先拍《迷雾》的弗兰克·德拉邦特有拖延症吗?

 

达芬奇边画画边研究光学,他把改良后的描绘光亮的方法,加到《蒙娜丽莎》的创作中去;而弗兰克?德拉邦特觉得当时的科技拍不出《迷雾》里他想要的效果,他在拍其他电影时也在暗自积攒着特效技术。

 

有时候他们看似在拖延,其实是在准备,他们从没忘记初心,潜意识里觉得时机不成熟,持续在酝酿、在思考、在创新。

 

广义上来说,人人都有拖延症。就算工作上执行力彪悍的人,可能在陪伴家人方面也是个拖延鬼。

 

在我们的一生中,除了那些有确定截止日期的事情之外,还有很多事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最后期限。像是放松休闲、锻炼身体、维系感情等,所以不必对拖延症苛责太多。既然自己的拖延症治不好,不妨换个思路,升级成可持续拖延症,从边路进攻。

 

马克·吐温说过,“后天能做的事儿,就别赶着明天做了”,当然这有条件的。要么有“自己五分钟等于别人两小时”的运行速度,要么有“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动色”的心理素质,要么有“一切都尽在我掌握中”的驾驭能力。

 

总之,拖延症是有入门门槛的,没有金刚钻,就别得拖延症。

 


本文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,与汕头招聘网无关 未经 汕头招聘网 达工宝 同意,不得转载;

上一篇:成功的领袖,都会带领团队不断学习进步